長江商報消息 美歐居高不下的通脹水平、全球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以及烏克蘭危機,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和石油需求造成的打擊遠比預期的更大。
上周五(13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西得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上漲4.36美元,漲幅為4.1%,收于每桶110.49美元。上周WTI原油期貨價格累計上漲0.66%。
13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2022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期下調了32萬桶/日,至347萬桶/日,這是該組織兩個月內第二次下調此數據。在此前一天,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月度石油報告中下調今年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從一季度的每天440萬桶放緩至二季度的每天190萬桶。
大宗商品市場研究機構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朱光明告訴記者:“OPEC和IEA下調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對國際油價走勢形成拖累,但具體是否形成趨勢性走勢,依然要考慮供應端問題!
接連下調石油需求預期
在最新發布的月報中,OPEC將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下調了32萬桶/日,至347萬桶/日,這是該組織兩個月內第二次下調此數據。OPEC同時還對第二季度的需求預測削減了67萬桶/日,同時將第三和第四季度的預測分別下調32萬桶/日和16萬桶/日。該組織預計,今年石油總需求為1.0029億桶/日,較上個月的預期低21萬桶/日。
IEA則稱,由于供求不確定性不斷增大,石油市場價格波動依然劇烈。同時,5月初,歐盟謀劃對俄羅斯實施的新一輪制裁令油價迅速上漲。
不過,IEA的數據顯示,目前俄羅斯石油出口量已反彈至烏克蘭危機升級之前的水平,而受益于油價上漲,自2022年年初以來,俄羅斯石油出口收入增長了50%,每月銷售額接近200億美元。其中,4月份俄羅斯石油日出口量較前月增加62萬桶/日,至810萬桶/日,回到1月和2月的平均水平。IEA表示,正在醞釀對俄羅斯能源制裁措施的歐盟,仍是俄羅斯石油最大的出口市場。
IEA預計,歐盟的多個主要貿易商可能于5月15日起減少從俄羅斯國有公司購買石油和燃料,這或導致俄羅斯今年下半年石油供應量大幅下跌至每日300萬桶左右。而俄羅斯石油供應減少留出的空缺,將由來自中東的“歐佩克+”和美國的石油生產商填補,據IEA測算,除俄羅斯外,從5月到12月,世界其他地區的日產量將增加310萬桶。
譚浩俊認為,“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制裁措施仍在醞釀中,如最終出臺,勢必會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產生重大影響。OPEC已經頂住壓力表示不會激進增產,所以全球能源供應方面還會存在問題。這就是在下調需求預期的同時,國際油價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的重要原因。
“危機重疊”拖累經濟增速
自烏克蘭局勢升級以來,OPEC已將需求增長預期下調近80萬桶/日。OPEC警告稱,烏克蘭危機對全球能源供應造成的破壞,以及由此導致的油價飆升將損害經濟增長,進而抑制石油需求。OPEC接連下調預測表明,該機構仍在評估全球經濟所受沖擊的具體規模。
除了地緣政治,OPEC認為,全球央行尤其是美國和歐洲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以應對居高不下的通脹水平,也將導致經濟增長和原油需求放緩。
OPEC還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9%下調至3.5%,將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3.8%下調至3.2%,并認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預測的上升潛力“相當有限”。上月中旬,世界銀行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1月時預測的4.1%下調至3.2%,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將“疫情、烏克蘭局勢和通脹問題”稱為“危機重疊”。
“高企的能源價格,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非常大影響!敝心县斀浾ù髮W兼職教授譚浩俊表示,“本該進入經濟復蘇階段的發達經濟體,可能還要繼續被高位震蕩的油價拖累!
(第一財經日報)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